2016年的餐饮业是练内功的一年

2016年,餐饮业的竞争更加血腥。那么,2016年的餐饮业到底应该怎么做呢?2016年的餐饮应该聚焦三个点:抓心智、练内功、做小店!
  
  第二个点:练内功
  
  什么是内功?

  
  俗话说:萝卜快了不洗泥。餐饮形势好的时候,顾客天天排队的时候,我们就无暇顾及经营方面的一些细节。对服务人员的培训就会减少、菜品品质有可能下降、服务水平有可能下降,而这些经营方面的所有细节,包括对市场变化的适应性,都属于企业的“内功”。内功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就强,内功弱,抵御风险的能力就弱。所谓“武林高手”,都是内功非常了得的。
  
  为什么要练内功?
  
  任何行业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都会有一个大浪淘沙、优胜劣汰的过程。中餐行业这几年的发展速度之快、变化之大,是人所共知的。当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似乎所有的人都看中了餐饮这块蛋糕,都想在这块蛋糕上分一杯羹。所以才出现了中餐从业者人满为患的局面。
  
  原百胜餐饮集团全球副总裁、百胜中国餐饮集团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苏敬轼坦言:餐饮的变化国外也有,但国外品牌的变化相对慢一些,小一点,而中国餐饮业最近几年的变化,超出了我们餐饮人的想象!
  
  王品集团董事长陈正辉也提到:当他去一个商城去考察餐饮品牌时,发现意然有20%多的餐饮品牌换掉了!
  
  现实的问题就是,越来越多的餐厅都在为有限的顾客提供餐饮服务,所以,餐饮早已回归到了买方市场。这个时候,进入不了顾客心智的企业难逃被淘汰的命运,而即使进入了顾客的心智,也会面临第二次优胜劣汰的过程。
  
  因为餐饮行业的快速变化,要求餐饮企业必须不断地做出调整,否则品牌就很可能失去势能!昨天你还是一个顾客认可的品牌,但是如果你对环境的适应性不强,明天你就有可能有变为一个失势的品牌。
  
  所以,除了要“抓心智”,还必须要“练内功”。
  
  如何练内功?
  
  练内功,包括多个层面:品牌层面的内功、产品层面的内功、管理层面的内功等。
  
  品牌层面的内功是是最重要,它涉及到你的品牌定位是否清晰、定位配称是否有效、视觉呈现是否与定位吻合、菜品结构与菜单设计是否正确等等。
  
  产品层面的内功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你的菜品、环境和服务是支撑你的定位的,如果这种支撑本身就没有力量,你的定位就很难成立。所以,从这个角度讲,产品层面的内功是基础,基础牢固了,定位的大厦才成矗立。
  
  西贝的定位是“用西北的好食材做出好味道”,所以西贝在产品层面的内功就是“笨工夫”。
  
  什么是笨功夫呢?就是死下功夫、下死功夫,没有捷径可走、没有巧劲可借,没有力气可省。为了采购到最好的羊肉,贾国龙亲自带着大厨到草原选羊;为了保证新鲜蔬菜上桌时没有过多的水,西贝发明了甩干机;为了兑现零添加的承诺,西贝所有的菜不放鸡精、味精、香精;为了做好一道大搬菜,西贝四次升级调味汁:从白醋到进口柠檬汁。所以笨功夫就是费钱、费工、费时、费力、费心,什么都费,什么都不省。
  
  “在别人看不见、看不清、看不懂、看不起的地方傻干、傻投入、傻付出。然后有一天在这个地方,你一抬腿就是千山万水,而别人怎么都爬不过去,这就是你的核心竞争力!”
  
  草莽英雄能得势一时,有内功的品牌才能长久生存!
  
  管理层面的内功包括经营中的方方面面,诸如成本管控、品质管控、服务规范、信息系统建设、品牌推广、营销活动、公关活动等等。
  
  总之,内功不好的企业,很容易成为风尚化品牌,即红火一段时间,之后便消失于消费者的视野中。市场竞争越激烈,越需要企业内功强。

全聚德否认改名 宣布成立合资公司进军互联网餐饮

针对近日有媒体报道指出,全聚德拟改名“中国北京首膳”一事,全聚德于昨日晚间发布澄清公告,称公司没有考虑进行公司名称变更事宜,从长期来看,也没有进行公司名称变更的计划。“公司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包括但不限于重大资产重组、收购、发行股份等重大事项,并承诺至少未来3个月内不会策划该等重大事项”。
  
  此外,网易财经还了解到,全聚德集团近日在京发布“互联网+”战略,宣布引入外援成立合资公司全面运营互联网餐饮业务,并将全聚德烤鸭进行外卖”试水“。
  
  公告显示,全聚德集团与重庆狂草科技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北京鸭哥科技有限公司将负责全聚德的互联网化运营,其中,全聚德方面控股55%。根据该公司披露的战略,目前将推出全聚德外卖和全聚德电商两大业务。
  
  全聚德年报显示,公司2015年实现餐饮销售收入13.64亿元,同比增长0.24%,接待宾客726.8万人次,同比增长3.15%,人均消费同比下降2.14%,上座率同比上升4.95%。

将“四无”餐厅做成标准化产品

人人湘2.0的未来餐厅日前结束封测,4月11日正式对外开放。这个号称“无服务员、无收银员、无采购员、无专业厨师”的“四无”餐厅究竟是噱头还是标杆引来颇多争议。人人湘创始人刘正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未来餐厅更多还是一种概念店,但它为重构传统餐饮的成本结构、实现餐厅电商化提供了一种可能。让餐厅能够以一种标准化的模式实现开源节流、强化生产计划性,就是这一模式当前的价值所在。
  
  产品仍是餐饮业核心

  
  尽管每个来到未来餐厅的人都会对这里炫酷的环境设施印象深刻,但刘正坦言:“一个餐饮企业,产品还是最重要的。”刘正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创业两年间,人人湘对线上线下的产品都进行了精进,“我们有非常牛的产品”。
  
  定期迭代是人人湘在产品上始终坚持的策略。据介绍,新品研发主要还是坚持三级筛选:产品研发中心每周都会推出一定量的新品,提交试餐委员会试吃打分,择优进入二次测试。这一轮的测试小范围开放给核心粉丝和消费者,评价较高的餐品再进入第三个阶段,以人人湘新品出现在餐厅的菜单中进行盲测,市场反应较好的,才会加上名字和图片完整地放入菜单当中。除了几款主打产品不参与迭代更新外,菜单中其他产品也会定期淘汰。
  
  产品的迭代上,人人湘用大数据的方法进行操作,这就直接导致一个结果:消费者喜欢的产品逐渐成为菜单上的第一名和第二名。而这第一名和第二名就逐渐变成人人湘的标签和标准。
  
  智能系统重构成本结构“四高一低”令传统餐饮面临巨大经营压力。因此,人人湘“四无”未来餐厅2.0的发布,自然也引起业界高度关注。
  
  北京商报记者在位于霄云路的这家未来餐厅看到,餐厅门面以红黑蓝三色为主调,通过黑色门可以进入餐厅,入口右侧就是已经接入了多种智能支付方式的点餐机。再往前走即用餐区,整体是太空舱的造型,中间是类似T台的餐品传送台,两侧的墙壁上分别有显示订单情况和制作进度的信息屏。
  
  据介绍,消费者可通过微信、支付宝及店内点餐机等方式点餐,下单购买后,可自由选择到店消费的时间。店内餐品制作好后,后厨会放在传送带上,墙壁上电视屏会有语音和文字两种形式通知消费者取餐。而在用餐结束之后,消费者可将餐具放到指定位置,传送带自助运回后厨。
  
  刘正介绍,通过智能系统将餐厅的前端、中端和后端打通,餐厅就实现了“四无”。之所以能做到无采购人员,是因为通过CRM、进销存、ERP、后厨管理等系统,拆分每一份产品的消耗,再搭载第三方供应商,餐厅打烊时把需要补货的数据传输给对方。第二天,这些原材料就会准时送达门店,不需要单独安排采购员核算采购。据悉,像霄云路店这样一个200平方米的店,店长等加上后厨的操作员总共只有7个人。
  
  电商化分离购买消费场景

  
  在刘正看来,将购买场景和消费场景分离,实现餐厅电商化,是人人湘这套新系统的最大亮点。在新版点单系统中,消费者可以实现365天24小时随时购买。但购买是购买,消费是消费,购买行为完成之后,消费者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时间进行消费,可以查询订单情况,根据店内营业状态,选择合适的时间进店消费,避免临时排队等影响用餐计划。
  
  购买和消费分离还导致人人湘社交新属性的出现。据刘正介绍,由于人人湘开发了代付,被指定代付的人即便是在较长时间之后才完成支付,交易也是可以存在的。同时,人人湘在店内还有一个大屏幕,消费者可以在上面进行互动。根据人人湘自己统计的数据,目前人人湘70%的用户是单身女性,“对于单身女性集中的餐厅而言,单身男性用户就是潜在用户,这也是我们的机会,所以我们会加入更多的社交元素。”据刘正介绍,人人湘已经在举办线下相亲系列活动。

安徽餐饮服务场所将推行“两证合一”

近日,安徽食药监局、安徽卫计委就整合调整餐饮服务场所的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和食品经营许可证有关事项发出通知,其中透露,地方卫生计生部门将不再对饭馆、咖啡馆、酒吧、茶座等4类公共场所核发卫生许可证,而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一家许可,统一监管。
  
  “两证合一”为企业减负
  
  办证复杂、流程繁冗,曾经是困扰餐饮企业的一大苦恼。以前,餐饮企业既需要申领卫生部门发放的卫生许可证,又要领取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发放的餐饮服务许可证即食品经营许可证。从7月起,这“两证”将实现合一。
  
  据了解,卫生许可条件规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规定的食品经营许可条件有一定的重合交叉,对现有卫生许可条件中涉及的食品安全条件,如场所、制度、人员、设施设备等具体要求,在《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和《食品经营许可审查通则(试行)》中已基本涵盖。
  
  此外,安徽食药监局将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要求,严格检查把关,依法做好食品经营许可证的发放工作。
  
  厘清职责监管更强效
  

  “两证合一”后,卫生计生部门与食药监部门将按照分工,各负其责、各司其职。
  
  即卫生计生部门将会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制定、公布和完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主动监测、收集、分析、调查、核实相关传染病疫情,并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指导采取预防和应对措施。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则要加强对餐饮服务场所的监管,改进监管方式,将监管网格化与“双随机抽查”有机结合,实现监管主体全覆盖;建立信用体系,强化风险防控,根据经营食品种类风险程度和信用记录等实施分级管理;督促食品经营者以食品安全自查为基础,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切实履行进货查验记录义务,保障食品可追溯;依法加强日常监督检查,依法及时纠正和查处食品经营者违法行为,切实保障餐饮服务场所食品安全;在接到传染病疫情及隐患的报告后,及时向卫生计生部门通报。
  
  据了解,整合调整餐饮服务场所卫生许可证和食品经营许可证是落实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减少重复监管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今年6月30日前,将全面完成整合调整工作。
  
  安徽省各级食药监部门也将抓好整合调整工作、加强协调配合,落实各自责任,确保无缝衔接,强化事中事后食品安全监管。

亿欧网副总裁李双分享:2016,亿欧餐饮将主抓线下

中华餐饮网 http://www.cy8.com.cn/北京专稿 文/安迪】2016年4月15日,由亿欧网主办的“2016,如何餐饮?”餐饮论坛在经举行,500名餐饮从业者,400位全国餐饮老板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本次论坛从团购外卖资本食材B2B数据系统等角度出发,深度探讨“什么是真正的餐饮业?”“传统餐饮企业如何互联网化?”“2016餐饮还有哪些机会?”等问题,而且在2016年,亿欧餐饮也将更多关注线下餐饮。
  
  本次论坛出席嘉宾有百度糯米 副总经理傅海波、饿了么 联创兼COO康嘉、钟鼎创投 合伙人汤涛、宋小菜 创始人兼CEO余玲兵、餐行健总经理兼CEO孔令博、全聚德鸭哥科技 CEO杨艾祥、黄太吉创始人兼CEO赫畅、方创资本合伙人康录发、 舒味智能烹饪棒创始人兼CEO胡坤 、云藏技术CEO陈昱、戈壁创投副总裁孙萌、亿欧网副总裁李双,主持人为女神范联合创始人傅当当、 哗啦啦联合创始人王济民。
  
  会上亿欧网副总裁李双分享主题为《2016,亿欧餐饮将主抓线下!》的讲话,主要观点为:
 亿欧网副总裁李双

百度糯米副总经理傅海波分享:O2O,如何用技术去团购化

中华餐饮网 http://www.cy8.com.cn/北京专稿 文/安迪】2016年4月15日,由亿欧网主办的“2016,如何餐饮?”餐饮论坛在京举行,本次论坛从团购外卖资本食材B2B数据系统等角度出发,深度探讨“什么是真正的餐饮业?”“传统餐饮企业如何互联网化?”“2016餐饮还有哪些机会?”等问题,而且在2016年,亿欧餐饮也将更多关注线下餐饮!

饿了么联合创始人兼COO康嘉分享:2016,外卖如何影响餐饮?

中华餐饮网 http://www.cy8.com.cn/北京专稿 文/安迪】2016年4月15日,由亿欧网主办的“2016,如何餐饮?”餐饮论坛在京举行,本次论坛从团购外卖资本食材B2B数据系统等角度出发,深度探讨“什么是真正的餐饮业?”“传统餐饮企业如何互联网化?”“2016餐饮还有哪些机会?”等问题,而且在2016年,亿欧餐饮也将更多关注线下餐饮!
  
  会上,饿了么联合创始人兼COO康嘉做“2016,外卖如何影响餐饮?”的主题演讲,以下是演讲全文:

钟鼎创投合伙人汤涛分享:2016,餐饮业被资本摆在第几位?

中华餐饮网 http://www.cy8.com.cn/北京专稿 文/安迪】2016年4月15日,由亿欧网主办的“2016,如何餐饮?”餐饮论坛在京举行,本次论坛从团购外卖资本食材B2B数据系统等角度出发,深度探讨“什么是真正的餐饮业?”“传统餐饮企业如何互联网化?”“2016餐饮还有哪些机会?”等问题,而且在2016年,亿欧餐饮也将更多关注线下餐饮!
  
  会上,钟鼎创投合伙人汤涛做“2016,餐饮业被资本摆在第几位?”的主题演讲,以下是演讲全文:

宋小菜创始人余玲兵分享:2016,如何食材B2B,有哪些坑?

中华餐饮网 http://www.cy8.com.cn/北京专稿 文/安迪】2016年4月15日,由亿欧网主办的“2016,如何餐饮?”餐饮论坛在京举行,本次论坛从团购外卖资本食材B2B数据系统等角度出发,深度探讨“什么是真正的餐饮业?”“传统餐饮企业如何互联网化?”“2016餐饮还有哪些机会?”等问题,而且在2016年,亿欧餐饮也将更多关注线下餐饮!
  
  会上,宋小菜创始人兼CEO余玲兵做“2016,如何食材B2B,有哪些坑?”主题演讲,以下是演讲全文: